来源:补壹刀
执笔/小虎刀
“蝙蝠”加“武汉”字样,加拿大外交官韩思乐(Chad Hensler)定制T恤的用心昭然若揭,主观恶意挑衅明显。
但加拿大官方却说这一切只是个“误会”。
中国舆论哗然,这样的解释实在太难以令人信服。受到严重冒犯的中国人在等待着加拿大给出一个合情合理的交代。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事件中心的主角——韩思乐(Chad Hensler)却在一片喧嚣中销声匿迹了。
1
今年年初,有中国网友在网上爆料,述说了自己店主朋友“W”的经历。去年5月,一个名叫“Chad Hensler”的人通过微信找到“W”订购一套文化衫,但却遮遮掩掩拖了好久也没给发,直到7月才发送了图样,W发现是一只蝙蝠和“Wu-Han”字样。
这样的图案和字样显然让中国人“W”察觉到了不妥,他并不想接单,便以“货源不足”为由拒绝,可对方却坚持要下单,态度很坚决。
W接单做完以后,发现对方给的收货地址是加拿大驻华使馆。此后,网络上还出现了一张快递单照片,收货地址和收货人为加拿大驻华使馆和“Chad Hensler”。
据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虽然加拿大驻华使馆和那名收货人并未回应置评请求,但该媒体从一名加拿大外交官处证实,订购这些文化衫的正是加拿大驻华使馆人员韩思乐。
今年2月1日,中方对此提出严正交涉,要求加方立即彻查此事。
加方的回应来了,称此事是一个“误会”,表示文化衫是“给武汉撤侨团队工作人员作纪念”,并坚称图案是借鉴美国说唱音乐组合“武当帮”(Wu-Tang Clan)的标志,“并没有指代蝙蝠的意思”。
那刀妹就不太明白了,既然加拿大外交官定制T恤是要“给武汉撤侨团队工作人员作纪念”,为什么要选一个来自美国的嘻哈组合的LOGO呢?
是要纪念加拿大工作人员的美式嘻哈精神吗?
另一方面,从中国店主的叙述来看,韩思乐是先订购了8件T恤,然后又订了两次一样的文化衫,每次还都只定一件。
怎么,加拿大的武汉撤侨团队一共就10个人,韩思乐数数的时候还数漏了两次?
很明显,加拿大官方的回应敷衍潦草,“误会”之说令中国民众难以接受。
2月3日,中方再次表态:加方有关人员的错误行径已经造成恶劣影响,引发广大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感和不满。加方应严肃认真对待此事,尽快给中方一个明确交代。
2
而在舆论风暴眼中心的主角韩思乐却仿佛人间蒸发了。
根据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目前韩思乐还在北京。
但通过各种途径都无法联系上他。现在他的推特账号被设置成了只有关注者可见,而领英账号也在事情发酵之后主动隐匿。
根据Zoominfo上的公开信息,韩思乐曾在2004-2006、2013-2016年任职于加拿大全球事务部,2006-2008年他还曾在加驻印度使馆工作过,主要负责的就是贸易行政部分。
他毕业于加拿大艾维商学院(Ivey Business School),从他的发表论文来看,一直研究的也是国际商贸领域的内容。
而开始从事外交工作以后,他的公开活动与发言也大多围绕着商贸,做贸易专员期间主要是负责创新营销方向。
从公开发言来看,他对中国事务也是比较了解的。客观而言,在加拿大并不乏持反华立场的保守派,这个群体在持续不断地对中国发出杂音,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但我们从公开的信息中,看不出韩思乐之前曾有过这类言行。
这样的一个外交官,忽然牵扯进如此敏感的议题中,做出性质如此恶劣的行为,更让人觉得蹊跷,也因此更需要加政府给中国民众一个可以信服的解释。
3
去年2月10日,加拿大驻华使馆微博还发出驻华大使的手写信件,上面写着“武汉加油”。
然而口头上说的是一套,实际上,紧接着5月份,高级外交官韩思乐就谋划着要做一个“武汉蝙蝠”的定制T恤。
你说他不懂这其中的敏感性,如果他真的不懂,或许也不需要藏着掖着直到7月份才敢给商家发来图案。
更令人愤慨的是,事情发生以后,韩思乐本人连一句正式道歉甚至回应都没有,直接神隐,将自己的痕迹从社交平台上抹去,自觉这样就能逃离风暴眼。
与此同时,加官方的态度也是“暧昧模糊”。一方面加外交部发言人和匿名外交官在回应此事时,称有关文化衫“是个人采购,费用不由加政府报销”,似乎是有意为加政府撇清关系、拉开距离,另一方面却也在试图“轻拿轻放”,指称此事是个“误会”,表示“遗憾”。
疫情发生以来,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都明确反对将病毒同特定的国家和地区相关联,反对搞污名化、标签化。加总理、卫生部长等政府高层也多次表明上述态度。韩思乐定制的T恤把“武汉”和“蝙蝠”结合起来,用意不言而喻,就是想借新冠疫情污名化中国。
而即便如此,从韩思乐本人到加外交部,都不认为欠武汉人民、中国人民一个道歉,企图用模糊话语蒙混过关。
逃避是不解决问题的。韩思乐需要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加拿大也应尽快对其做出严肃处理。这才是应有的担当!
相关报道:
近日,一名中国网民爆料说加拿大一名外交官曾找中国的商家订制了一批印有“WuHan”字样和疑为“蝙蝠”图案的文化衫,并怀疑该外交官是不是想要迎合西方国家存在的一个歧视中国人的传言,想将新冠病毒说成是“武汉人吃蝙蝠招来的”。
随后,此事不仅在中国网络上引起了强烈争议和不满,中国外交部也向加方提出了抗议,要求彻查此事,给出一个明确交代。
然而,加拿大方面于昨日给出的解释不仅颇为怪异,更奇怪的是,多家加拿大和西方媒体反而还反咬了中国人一口,不仅认为是我们过度敏感,还暗示此事是中国政府在故意找茬加拿大。
(图为加拿大外交官找中国商家定制的文化衫图案)
英国路透社是最先带出这个“反咬”中国一口的节奏的。
在下图这篇报道中,路透社先引述了加方外交部一名发言人的说法,称此事完全是一个“误会”,理由是那个文化衫上疑为蝙蝠的图案并不是蝙蝠,而是一个英文字母“W”。
至于加拿大那名外交官为何会订制这样一批印有这个图案和“Wuhan”字样的文化衫,加方则称这是为了给去年在武汉疫情初期那些协助加拿大侨民撤离的使领馆工作人员留作纪念的。
路透社也进一步帮加方辩解说,那个被中国人当成蝙蝠的“W”图案,其实源自美国知名嘻哈乐队“武当帮”(Wu-Tang Clan)的标志,其本身就是一个英文字母“W”,没有蝙蝠的意思。
之后,路透社便开始带起了“反咬”中国的节奏。这家西方媒体一边宣称中国政府对于病毒来自哪里“高度敏感”,并一直在抵触病毒来自中国的说法;一边又称中加两国的关系在2018年之后因为孟晚舟案和两名加拿大人被控间谍案而急转直下。
其言下之意无非是,这件文化衫的事情是中国政府的政治操作,目的是想推卸病毒的来源问题和故意找茬加拿大。
也不仅仅是路透社在这么带节奏,其他西方媒体以及加拿大本国的媒体,也都在一边给加拿大外交官的行为开脱,一边在反咬我们中国人。比如加拿大《环球邮报》在其关于此事的报道中阴阳怪气地暗示是中国人“玻璃心”。
而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的记者Jeremy Nuttall和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网的记者冯哲芸则带有嘲讽意味地在他们的个人社交账号上表示,中国人不应该没听说过“武当帮”这个美国嘻哈乐队。
“这样的误会真让我哭笑不得”,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网的记者冯哲芸这样写道。
美国《纽约时报》的驻华记者Austin Ramzy还宣称任何喜欢嘻哈音乐的粉丝看到那个“W”的图案后都知道那只是一个代表着“武当帮”的“W”。
一名加拿大的前外交官甚至这样写道:我认识那位订制文化衫的加拿大外交官,他是个聪明和体面的好人。中国人没听说过“武当帮”又不是他的错。倒是中国这么激动莫非是被戳到痛处了?
好,那既然这些西方和加拿大的媒体以及媒体人这么笃定是中国人的“无知”和“玻璃心”才导致了这个误会,是中国政府在没事找事。不知他们能否为我们这些“粗鄙”的中国人进一步解释下,为什么那个美国嘻哈乐队“武当帮”自己会多次把那个“W”当成“蝙蝠”去进行各种宣传?
其中,在2019年7月3日,“武当帮”就在他们的官方社交账号上用他们的“W”标志制作了一个蝙蝠侠的宣传海报,并把那个W直接用来代表了蝙蝠侠的蝙蝠符号,这一度引起不少美国娱乐媒体的猜测是不是这家乐队要推出什么与蝙蝠侠有关的项目。
“武当派”还曾在他们发布的官方文化衫中,将那个被如今被多家西方和加拿大媒体以及媒体人说成“没有任何蝙蝠意思”的“W”图案,用来代表过蝙蝠,比如下图中这个“Bat Globe Forever”的主题文化衫。
所以,既然这些西方和加拿大的媒体人如此了解“武当帮”,为什么他们会避而不提该乐队数次把那个W用作“蝙蝠”情况,而是一口咬定这个W没有“蝙蝠”的意思?
更重要的是,按照他们的说法和逻辑,既然那个加拿大的外交官订制的图案的灵感是来自“武当帮”的这个W,而这又是一个在西方这么知名的乐队,那这个外交官理应知道,这个W曾多次被“武当帮”多次用作“蝙蝠”的情况——既然这样,为什么他还要选用这么一个明显会在中国产生误解和不满W的图案来代表“Wuhan”,而不是用一个更中性的图案。
同时,这些西方和加拿大媒体和媒体人还“选择性忽略”了两个会令中国人对此事如此不满的更本质的问题。
首先,新冠病毒到底来自哪里在科学上并无任何定论,而且意大利前不久还在去年11月的皮肤病等样本中发现了新冠病毒的核酸,早于武汉最早发现的病例时间。可西方舆论却似乎很急于将病毒来源死死地扣在中国身上。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是——在过去一年里,西方舆论场上有不断有人在借病毒来源的问题对中国人进行恶毒种族主义的攻击的言论,比如在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拥有很强影响力的默多克的媒体集团,一直在不断编造和散布的新冠病毒是武汉实验室制造的谣言,并将中国人污蔑为是“吃蝙蝠的人”的言论,以及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美国共和党保守派,以及“台独”、“港独”等反华势力在过去一年里不断用“中国病毒”“武汉病毒”这种严重违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病毒命名原则的歧视性言论,侮辱和丑化中国人以及武汉民众,乃至华人和亚裔的言行。
(图为美国NBC新闻网报道许多亚裔都被那种种族主义的言行所影响)
(图为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特朗普的“中国病毒”言论伤害了很多亚裔美国人)
(图为美国赫芬邮报批判西方舆论中那种借病毒来源问题对华人和中国人进行种族主义攻击的言行,尤其是“吃蝙蝠”的言论)
所以,当一个对“武当帮”如此了解的加拿大外交官,拿着一个本身就是有“蝙蝠”含义的W图案,订制了一批用来给那些帮加拿大侨民撤出武汉(Wuhan)的外交官“留念”的文化衫时,这到底是中国人“玻璃心”和“没事找事”,还是他以及加拿大外事部门自己做事欠考虑,缺乏本应有的文化敏感性?
就在今天下午的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也表示加方所谓“误解”的托词不能令人信服。
汪文斌说,难以相信加方有关工作人员,作为在华工作生活多年的高级外交官,会如此无意识地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汪文斌还表示,加方有关人员的错误行径已经造成恶劣影响,引发广大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感和不满。加方应严肃认真对待此事,尽快给中方一个明确交代。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资料图
最后,耿直哥想知道,如果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和他的政府官员,在去年非裔美国人平权运动期间,制作出一件印有非裔美国人的名称和一个大大的字母N的文化衫,分发给美国那些在平权运动期间维持秩序的警察“留念”,不知道美国主流媒体会怎么评论这件文化衫的事情?
特别是,如果有非裔美国人在网上控诉说那个“N”象征的就是种族歧视非裔美国人的那个侮辱性词语,这些如今说中国人是“玻璃心”和“没事找事”的西方和加拿大媒体和媒体人,是会说这些非裔美国人是“玻璃心”和“没事找事”呢,还是会跟着他们一起批判特朗普就是在搞种族主义呢?
真正反对种族主义的人,不该玩弄双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