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晚俄罗斯外交部在其网站发布消息,将来自瑞典,波兰和德国的三名外交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并要求三人尽快离开俄罗斯。
俄罗斯外交部5日说,由于瑞典、波兰和德国驻俄外交机构相关人员参加非法活动,他们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并被要求于近期离境。
俄外交部网站当天发表声明说,就瑞典和波兰驻圣彼得堡总领事馆、德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相关人员于1月23日参加非法活动,俄方2月5日向瑞典、波兰和德国提出抗议。他们的这类行为“不可接受”,不符合其外交官身份。
声明说,依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相关规定,俄方宣布相关人员为“不受欢迎的人”并要求他们于近期离境。
俄罗斯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1月17日从德国返回俄罗斯时,俄执法机构以其多次违反缓刑规定为由将其逮捕。1月23日,纳瓦利内的支持者未经批准,在包括莫斯科在内的多个城市组织游行活动。2月2日,莫斯科市地方法院判处纳瓦利内3年半监禁。
俄罗斯外长评价欧洲:不是可靠伙伴且不礼貌
当地时间2月5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与到访的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会谈后向媒体表示,欧洲现在不是俄罗斯的可靠伙伴,且不礼貌。拉夫罗夫对此解释称,俄方曾多次要求欧洲国家提供所谓的纳瓦利内中毒分析结果。但是,德国、法国、瑞典都未给出答案而只是回答“你们自己什么都知道”。拉夫罗夫表示,这种态度是不礼貌的,俄方绝不能接受。
拉夫罗夫直言,俄罗斯与欧盟之间关系进一步恶化将带来负面和不可预测的后果。但他同时表示,俄欧双方仍然愿意保持和扩大对话,并准备好在双方都感兴趣和有益的情况下进行务实合作。
2月5日起,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开始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这也是自2017年以来欧盟负责外交事务的最高官员首次访俄。
栏目主编:刘璐 本文作者:宗赫 文字编辑:李林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相关推荐:
近段时间以来,围绕俄罗斯反对派领袖纳瓦尔尼的审判引发各方争论。当地时间2日,纳瓦尔尼被判处三年半徒刑,法美英德等国纷纷要求立即释放纳瓦尔尼,与此同时,纳瓦尔尼支持者在俄罗斯国内掀起的抗议也愈演愈烈。持续两周多的集会一直以来被美国媒体大肆渲染,甚至出现了“真假新闻"对立。在互联网假消息漫天传播之际,俄罗斯或准备与世界“绝交”,建立自己的“独立网络”。
假消息横行,150人还是5000人?
据RT、塔斯社、俄罗斯内政部透露,最近一个周末(1月31日),莫斯科有包括记者在内的近2000人参与非法抗议,该数字较前一周(1月23日)少了一半。当天约150人被捕。除了新冠疫情下禁止集会,俄内政部此前也警告民众不要参与未经批准的大规模示威,否则最高可面临8年刑期。但纳瓦尔尼的团队依然利用社交媒体,宣称当天在俄罗斯120个城市同时抗议。
然而,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中,俄罗斯的抗议却是另一番光景。包括CNN在内的多家美媒报道称,1月23日的抗议共超过4000人被捕,而31日的被捕者超过5100人,其中莫斯科就占了1600人以上,“打破自2011年以来的纪录”。
与此同时,新任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还在推特上谴责俄政府“连续第二周对和平抗议者与记者使用强硬战术”,呼吁释放包括纳瓦尔尼在内的被捕人士。他表示,美方对纳瓦尔尼的遭遇“深表担忧”,拜登政府正“全面评估”俄罗斯政府的一系列行动,包括所谓“投毒”暗杀纳瓦尔尼、对美国公司发动黑客攻击、悬赏驻阿富汗美军士兵等指控。
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做出强硬反击。批评布林肯的言论“粗暴干涉俄罗斯内政”“支持违法行为”,俄外交部直言,虚伪是美国的外交工具,在疫情下,最为危险。美方应当处理好自己的问题,停止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在未成年人卷入非法集会的情况下,美方仍一意孤行在俄境内鼓动暴力示威,美方的这些行为将对两国关系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不仅如此,俄外交部还指责西方互联网社交平台在华盛顿操控下,纵容关于非法游行的假消息传播。
俄罗斯“自立门户”创立“独立网络”
为了扭转“美国主导”互联网的现实,当地时间2月1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做出重要发言。他表示:“切断俄罗斯与全球互联网的联系,并运行俄罗斯独立网络在技术上已成为可能,政府对此种情况已有预案。”从梅德韦杰夫的表态来看,美俄之间的对抗正在进一步深化。这不仅表现在军事和地缘政治上,而且还向着看不见的网络空间进发。
梅德韦杰夫说,技术上已做好所有准备,立法层面也做出了所有决定。不过目前还看不到任何需要断开互联网的迹象。“很明显,这是一把双刃剑。”梅德韦杰夫表示,当前互联网主要管理权在美国。因此如果发生某些紧急情况,那么这是有可能的(指断开互联网)。在互联网断开的情况下,重新调整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但原则上可以恢复或建立俄罗斯网络的自治权。
梅德韦杰夫还谈到了社交网络问题。他说,在俄罗斯所有的社交网络都没有被屏蔽或被限流,但如果他们“表现不友好”,不想发布俄罗斯的信息或者对俄罗斯采取不友好的立场,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影响他们。“可以在某个时间段内做出许多决定,包括暂停其运行或者限制访问流量”,“限制访问流量是一种潜在可行的方式”。
为维护“网络主权”,俄罗斯早已未雨绸缪,准备多年。据《莫斯科时报》报道,2018年,IT行业的产值几乎占俄罗斯全国GDP的5%,并以10%—15%的速度逐年增长。2019年,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通过了50多项规范IT行业新技术的法律法规。在一系列新规中,最具争议的是《俄罗斯主权互联网法》。据了解,该法案于2019年2月通过首读。同年5月,总统普京正式签署为法律,11月正式生效。《俄罗斯主权互联网法》要求本国建设一套独立于国际互联网的网络基础设施,确保在遭遇外部“断网”等冲击时仍能稳定运行。
该法案包含两部分,其一,它允许创建一个替代域名系统(DNS)。俄罗斯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断开自己与互联网的连接。其二,它还要求俄罗斯互联网供应商购买并安装深度包检测(DPI)工具,进行更多的过滤。国际文传电讯社(Interfax news agency)援引IT行业消息人士的话称,目前法案的首批测试已取得成功。
科技记者兼分析师亚历山德拉·普罗科彭科(Alexandra Prokopenco)表示,俄罗斯国家通信监督机构Roskomnadzor将是该法案的主要受益者。据悉,该机构成立于2008年,负责监管俄罗斯互联网用户无法访问的禁用资源的注册。这些网站包括含有色情或自杀信息的网站,也包括含有政治极端主义信息或未经批准的集会地点的网站。Roskomnadzor目前的过滤器并不是非常高效,因为俄罗斯互联网用户可以使用VPN或代理工具绕过它。
对于俄罗斯“自立门户”的行为,欧美很快释放了反对信号。英国萨里大学计算机科学家艾伦·伍德沃德(Alan Woodward)教授表示,俄罗斯的举措是全球互联网日益瓦解的又一步。他认为,越来越多的威权国家都在控制公民在互联网上看到的内容。“这意味着人们将无法参与关于自己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对话,他们将被控制在自己的网络隔离罩中。”
《华盛顿邮报》甚至称其为“厚颜无耻的行为”“蔑视现有规则”。《华盛顿邮报》写道,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公开对话破坏者之一,但它却把自己标榜为负责任的网络安全的新守护者,这是一个荒唐的讽刺。据悉,俄罗斯拒绝签署于2004年生效的《布达佩斯网络犯罪公约》(Budapest Convention on Cybercrime),理由是其中的条款过于干涉内政。“至少从2017年起,俄罗斯一直在推动一项新的联合国条约来管理网络空间。在特朗普执政期间,这个问题几乎没有得到高层的关注,但这种情况可能将会改变。白宫表示,拜登已在与普京的初次通话中提出了美国对俄罗斯黑客和互联网操纵行为的担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